西乡塘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村村有收入 集体有“活钱”

  ——西乡塘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在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村,柑橘即将进入采摘期,果实挂满枝头。“我们村七成土地都流转了,换来的是产业发展,吸引了冷链运输等项目落地,通过多元化渠道增收,今年我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85万元。”富庶村第一书记江涤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聚焦痛点难点、抢抓政策机遇、深挖潜力优势、壮大集体实力,成为当前西乡塘区各个行政村你追我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西乡塘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硬指标和强村富民的“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探索推行了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突出项目带动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实现村村有收入、集体有“活钱”,为乡村振兴插上“金翅膀”。

  截至今年11月底,西乡塘区6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8个村突破100万元、4个村突破5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4129万元。

  党建引领 科学规划

  发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员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西乡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君说,“增强‘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围绕“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目标,西乡塘区制定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合资工作,摸清“家底”,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过去西乡塘区部分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空壳村”占有一定比例。村里无钱办事,基本是“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活动没人来”,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弱。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西乡塘区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一方面以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为抓手,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民合作社作用,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报酬补贴制度,对集体经济增收的突出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同时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年度考核、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村民积极性。

  选好“头雁” 配强队伍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贫困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造血式破壳”?

  西乡塘区在强化基层基础保障、锻造扶贫“生力军”、育好发展“领头雁”上出实招,结合各村实际,在培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社会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开启了“破壳工程”。

  “过去村民各自为战,土地收益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如今我们把土地连片流转,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土地租给龙头企业投资开发,每亩租金最高达1400元,村民也能拿到租金、务工工资两份收入。”江涤告诉记者,除了做好土地文章,富庶村还利用自身林地优势,每年可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金12万多元。

  以盘活土地为突破口,富庶村还通过入股分红、建立合作社、打造扶贫产业园、建设冷库延长产业链等方式,让“沉睡的资源”变成“活资产”,增加集体收益。2018年,富庶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今年达到85万元。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还得有人领着走。西乡塘区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让村民吃上定心丸。如双定镇武陵村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依托南宁市顶哈化肉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肉鸽养殖示范项目,2019年武陵村通过发展养鸽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坛洛镇上正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推动致富带头人成立正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广盛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金光农场专业养殖技术及规模,大力发展肉牛养殖,通过投资肉牛养殖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2.1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

  打破瓶颈 广开思路

  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依靠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西乡塘区金陵镇乐勇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了1000亩三红蜜柚,93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村级集体经济有了“长流水”,脱贫劲头十足。

  三红蜜柚成为全村致富的希望。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相中了三红蜜柚,而正好企业有意向,双方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一拍即合,大力发展三红蜜柚产业。

  乐勇村结合本村实际,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致富路。同时,采取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入股等方式,吸引更多村民参与。短短几年间,乐勇村成了产业明星村,村集体的“家底”也厚实起来,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多元。

  聚焦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西乡塘区依据各村实际,在村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夯实产业基础。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西乡塘区加大扶持力度,补齐发展短板。两年来,统筹安排4500多万元专项经费,在三景、乐勇、武陵等12个贫困村建立12个扶贫示范产业园,并重点扶持薄弱村通过投资龙头企业、发展商住楼物业、合资建设项目等措施增加村集体收入。

  该城区用好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农村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坛洛镇三景村党支部以打造农旅一体化绿色乡村为目标,引进龙头企业规模化种植三红蜜柚、沃柑、火龙果、百香果等,并通过“微旅游”“微扶贫”等网络宣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去年,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村民年增收1500元以上。

  实现“多条腿”走路,西乡塘区有效破解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今后将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杨盛)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